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新高考Ⅰ卷现代文Ⅱ(散文)备考策略和建议

  散文考查,在历年高考全国卷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近5年的高考,2017年课标全国Ⅱ卷Ⅲ卷考了散文,尔后3年,课标全国卷都没有考过散文。而2020年高考,新高考Ⅰ卷考了散文游记《建水记(之四)。作为新高考第三批试点省份,广东明年的高考题型将参照今年的新高考Ⅰ卷。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课标全国卷和新高考卷进行对比分析,并就今年的新题型对散文的考查方向进行大体地梳理。

  一、大处着眼——2020年课标全国卷和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Ⅱ综述

  1. 多维细目表

  2. 考查内容的特点

  选材上:以中国小说和散文为主,外国小说为辅。

  篇幅上:小说以中篇节选与短篇小说并重,散文选择的是游记。

  人物选择上: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夺目的闪光点。

  主题上: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小说多展现普通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可贵品质,散文则贴近当下的现实生活、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

  3. 新高考Ⅰ卷的变化

  和课标全国三套卷相比,新高考Ⅰ卷是稳中有变。“稳”体现在:文章的字数基本相当,都是1600字左右;考查的重点内容没有太多变化,主要涉及理解词句内涵、分析作品结构、赏析表现手法和精彩语言等考点;考查素养也基本相同,主要突出审美素养与思维素养,淡化表层理解的权重,突出深层理解和高阶思维。“变”主要体现在:

  (1)文体不同。课标全国卷三套,考查的都是小说,而新高考卷考的是散文。

  (2)题量增加。课标全国卷设3道题,新高考增加1道,设4道题。

  (3)客观题增加。新高考卷从整体来看,客观题减少,而现代文阅读Ⅱ的客观题不减反增。

  (4)命题角度增多。课标全国卷的客观题将内容和艺术特色综合在一道题里考查,而新高考卷则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各设一题。

  二、小处着手——六大高频考点,攻坚击破

  散文是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的文体,具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散文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形”指的是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是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等是明确、集中、统一的。要想把“散”的材料凝聚为“神”,在结构上往往需要一条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做好散文题,最首先的是要读懂。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读懂,整体把握。快速读懂的话,需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具体步骤如下:

  (1)关注标题(对象):①明示写作对象或内容;②提示阅读线索;③明示或暗示文章的主题。

  (2)理出思路:①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②找到充当线索的人物、事件、事物、情感;③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体察其大体结构;④抓语段、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

  (3)概括主旨:锁定文章中心句、提示语、关键词语,概括主旨从事件角度概括,体味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揭示哲理,深化境界,启发读者思考。

  整体阅读完毕,就要针对具体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命题者的意图和答题的方向。而历年散文的考查中,最高频率考点主要有六个方面。

  1. 分析散文结构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能够精准分析散文结构,既是散文阅读的关键能力,又是高考散文考查的重要内容。分析散文结构,就是要弄清散文的线索,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综合研判文章的思路结构特点,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线索特点。是物线还是情线,是单线还是多线等。

  (2)思路特点。是自然顺序还是由总到分、由主到次,是先抑(扬)后扬(抑)还是前后对比,是先实后虚还是逐层深入等。

  (3)叙事特点。是顺叙还是倒叙,或者顺叙中有插叙等。(个别的可以考虑叙事人称)

  (4)段落特点。开头段是开门见山还是由虚入笔、逆向起笔,中间段有无衬托对比、虚实相映,结尾段是总结全文还是以景作结等。

  (5)其他特点。如选材的详略、结构安排上的特殊技巧等。

  2. 概括内容要点

  对作品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能力,“内容要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概括、归纳内容要点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筛选与提炼、总结与把握、加工与转化。高考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局部概括,包括段意概括、特定内容概括两种;二是整体概括,主要是全文情感、主旨的概括,以特定内容概括与情感概括为主要题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概括题,具体的答题步骤主要是:摘取→合并→舍取→整合。

  摘取:找到题目的答案区间,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的重要的词语进行组合。

  合并: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的方式改写,重新组合,把每部分的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重要内容。

  舍取: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题目只需要概括回答其要点,所以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对题干需要的信息进行提取。

  3. 理解重要词句(含标题)的内涵和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是指:理解意义含蓄、内涵丰富、蕴含深意的句子的含意,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的含意,理解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的句子的含意,理解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较复杂、有一定难度的句子的含意,理解有哲理性、起警策作用的句子的含意。无论是词义理解还是句意理解,都需要紧扣语境,由表及里,由实到虚,方能准确、全面地把握。

  词句含意题具体的答题步骤:两意+两联+两析。

  “两意”指的是词句的表层含意和根据语境分析的深层含意。

  “两联”指的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主旨和思想情感。

  “两析”指的是分析词句可能用到的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而要分析词句的作用,则只需要在思考含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布局再答出结构上的作用即可。

  4. 分析概括形象

  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主要指散文中的人、景、物等。就高考选用的文本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分析概括散文中的形象,就是能辨清文中形象的主次关系,明白主要形象承载抒情言志的任务,次要形象和主要形象构成对比、衬托或类比关系,以突出主要形象。

  散文中的物象受文本语境的制约,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也就是说,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体味景、物所蕴含的意义。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分析概括形象的出题方向主要有如下几类:

  分析物象特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物象作用:①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②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③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④寄托作者感情。

  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不同的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集中概括。此外,散文中作者的议论、抒情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情感。作者的情感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精神品质的推崇。所以掌握了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

  5. 赏析表达技巧

  散文中的表达技巧所指很宽泛,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等所有表情达意的手法。而现代文阅读增加一道客观题之后,往往就是关于艺术特色的考查,这势必就会涉及到表达技巧,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彻底弄懂对于备考是相当关键的。在备考中,我们首先要构建起关于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熟悉常用的各种各类技巧的内涵及其表达效果;其次要在具体文本中动态地认识它们、欣赏它们。当然,如果是主观题,我们还要掌握这类表达技巧题的思考角度:

  (1)指出表达技巧,并分析技巧写出了对象怎样的特点。

  (2)怎样写出或者说写得怎样。这一点一般与技巧自身的效果有关。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6. 赏析语言艺术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或清新隽永或质朴无华或精练深邃或气势磅礴或委婉明丽的语言。对散文语言的赏析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具体方法如下:

  高考散文备考,除了在平时多阅读名家的散文作品,提高对散文的审美鉴赏能力之外,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必须着眼于全篇,整体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只有将六个高频考题的的设题方向和答题思路理解透彻,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责任编辑: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