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育人的彩虹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尤其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视家风的传承。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

  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职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家庭存在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教育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寄宿幼儿园或学校,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缺失了父母的爱与呵护,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生的情感、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严重缺陷,有的孩子甚至与家长的正常交流与情感互动都出现严重障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积极探索通过家校联动、亲子活动,形成合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创新家校交流渠道,吸引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

  1. 家长委员会工作下移,建立班级家委会

  过去,我们在学校层面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举一些热心教育事业,能积极为大家服务,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人选作为家委会成员。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的职能,组织家长共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校开展校外教育工作,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为学校的教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班级工作更需要家长最底层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我们按照学校家委会的架构,在各个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进一步拉近了班级与家长的距离。家长委员会搭起班级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拓宽了家长与班级沟通联系的渠道,家长参与学校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长的热情很高,动用各种资源帮助班级开展活动,甚至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资源,而且大大增加了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与空间。

  2. 设立家长开放日,建立家校联动常态机制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采用全寄宿制管理,平时学生和家长接触较少。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创造更多家校互动、亲子互动的机会?设立学校家长开放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寄宿制学校每周设一次家长开放日,这是学校开展创新型家校教育的又一新尝试。为了减少家长往来学校的时间,学校家长开放日可安排在每个周末,家长提前到学校,自愿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目的就是让家长自由地走进学校,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都可随意走进一间教室,听任何一个教师的课,听课完毕后要填写听课意见表。学校安排行政干部值班,家长可提前预约与校领导对话。“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联系。家长亲身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换位思考,有的学校出现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三好学生”的可喜局面。

  3. 填发《学生成长手册》,记录成长经历

  每学期期末班主任要认真填写好《学生成长手册》,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表现呈现出来,选取学生最有特长的一项以鼓励性的语言反馈给家长。同时,让家长填写对学校对班级甚至对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家长的诉求,进一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4. 坚持家访到家,走进学生家庭

  学校鼓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针对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尤其对个别家教方式与方法不当的家庭进行专题或单独家访,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家访形式主要采取了电话家访、书信家访、登门家访等。但是,最有效的途径还是走进学生的原生家庭,置身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之中,切身感受孩子真实的日常生活。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亲自参与家访工作,走进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原生家庭的环境,对家长的教育及问题学生的转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 设立家长来访接待制度,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或微课掌上通

  学校设立校园家长接待室,定期安排行政干部和德育小组成员每周轮流值日,负责接待家长来访,帮助家长排忧解难。班主任将学生的日常情况、表现,以一种轻松、及时的形式记载并登录上传,影音视频图文并茂,家长只要登录查看,就可以轻松及时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

  二、加强形式多样的联系活动,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

  1. 创新家长会模式,更贴近学生家长

  学校应在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等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要求各班迅速召开家长会,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德育工作组成员进行学校和家长的双向交流。班主任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介绍学生入学以来在思想、纪律、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表现,科任教师向家长普及学科重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技巧等知识。学校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受教育的情况和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协商并制定出有效的教育孩子的办法和措施。

  每一次的家长会我们都要求班主任填写家长联系卡,所有家长会的有关文字、图片等材料,都用统一制作的家长会资料夹装好发给家长。让所有家长体验到学校工作的严谨细致,感受到学校对家长的重视与尊重。

  2. 改变汇报环节,增加互动形式

  过去都由班主任主持家长会向家长汇报班级情况,现在改为班干部或学生轮流主持,首先介绍班级的现状、教育任务,或者汇报一个学期来的班级教育工作情况,然后由班委会发放班级评价表让家长给班级测评。其次,班干部分别向家长述职,由家长给班干部的表现评分,作为班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从中让家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 拓宽展示内容,给予更多惊喜

  第一,成果展示。班主任老师将学生的作业本、美术和获奖作品、优秀作文、竞赛答卷以及集体的小报、奖状、荣誉证书等,精心布置一个小型展览会,让家长观看、翻阅,了解班级及孩子的学习成果,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步感到难以置信,从此刮目相看。

  第二,才艺展示。让家长来班级观看学生文艺节目、手工制作、科技创客、劳技展示或课外活动,或主题团队活动等,让家长在“听”中受到教育,在“看”中得到启发,为家长拓宽家庭教育途径打开眼界。

  4. 谈心力度,促进相互理解

  我们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尝试召开小部分学生家长会。根据不同情况,将不同类型家长召集在一起分析学生问题及形成原因,商讨教育失误及改进措施等。班主任以诚挚的态度请家长来,征求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意见及要求,并耐心真诚地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措施,从而增强家长与教师的教育一致性,提高了教育合力的效率。

  5. 及时书面交流,见证每个时刻

  第一,成长记录册。成长记录册承载着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历程,记录了家长对孩子的祝福、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与鼓励以及孩子在学校的有趣的生活。它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家长看到孩子一天天成长,开心地笑了;老师看到孩子在一天天进步,欣慰地笑了。孩子看到自己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更加自信了。

  第二,便条与报喜单。教师用寥寥数语写张便条,就可以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诸如精彩绘画、有趣的发言、优美的作文、好人好事等闪光点。许多家长反映,孩子收到喜报单可高兴了,有的把它贴在墙上,有的把它珍藏在文件夹中,逢人便炫耀一番。老师们也发现收到喜报单的同学上课都格外精神。实践证明,老师便条上的只言片语、制作简单的小小喜报单不但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家长意见表、亲子信。我们每次组织家长到校活动后,都向家长了解情况、征集意见,以此来不断改进学校的工作。在开展重大活动前,向家长发放公开信,使家长对学校即将搞的活动有一个了解,增强班级工作透明度,同时也能赢得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几封亲子信的陪伴,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提升教师、家长教育理念,奠定家校合作基础

  1. 提升老师教育理念,学会了换位思考

  家校交流是双向活动,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双方需要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合作的前提。我们组织老师们阅读教育书籍,使老师从中学习一些教育理念能够站在家长角度思考问题。现在老师对家长的抱怨少了,更多的是“将心比心”,对学生更加体贴,对家长更加理解。

  2. 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一是在家长会上进行专题讲座,每次讲座都受到家长一致好评。有些家长说:“以前我的一些做法确实不对。”有的说:“自从听了讲座,我就按照专家说的经常鼓励孩子,在别人面前夸奖孩子。现在我女儿和我的话多起来了。”看着家长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们也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也随之多起来,对学校的工作也更加支持了。

  二是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我们对家长宣传不只是讲座形式,给家长讲几堂课就了事,而是结合家长的需要和兴趣,以他们切身经历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活动教材,使家长得到相应的家庭教育的知识。我们在实践中,是以班级为基础进行交流,对突出的在不同年级段组织的家长会上交流,并以此评出好家长,对其进行表彰。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家长会后兴奋地说:“难怪人家孩子这么好,我们做的还是不够。”我们对实验班级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开展家校联系活动之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与知识的家长占64%;学校开展家校联系主题活动之后,开始注重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已占92%。由此可以看出,家校联动转变传统的家教观念,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进一步增强了家校合作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学习提升了对家校交流的理性认识。家长和孩子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家长的教育力量是学校教育难以取代的。父母的要求,往往能成为孩子生活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父母对周围任何事物的态度、评价、标准,都成为孩子评价是非善恶的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更加明确了“家校合作”是一种家长受教育的过程,是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一种公民再教育的过程,也是家长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过程;家校合作还是教育工作者受教育的一个过程,也是其他相关人员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们对家校合作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家校合作壮大了学校教育的力量,丰富了学校教育的资源,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整体。它不仅表现为二者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一致,培养力度的加强,而且表现在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像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了一道育人的彩虹,通向孩子丰富多彩内心世界,助力孩子踏上学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人生巅峰。

责任编辑: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