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分工和所有制的角度揭示了城乡关系从一体到对立到融合的演变历程。我国历届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思想,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推动城乡融合,要坚持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能脱离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内容丰富,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供科学遵循和现实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的演变将经历一体、对立、融合的历史进程。历经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城市开始脱离乡村,之后在资本主义阶段城市和乡村各自生产“城市动物”和“乡村动物”,直到生产力足够发达消灭了私有制,城乡关系将结束对立,走向融合。

  (一)城乡一体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城乡分离,“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1]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初阶段,城乡之间受困于低下的生产力还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原始部落民族依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存,人类在与自然的接触和抗争中逐渐习得农业生产技能,开始进行耕种,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得以围绕农业生产所在地形成聚落体。之后手工业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愈加频繁,逐步形成集市。而人类商品交换的需求日渐扩大,商人和商业就应运而生,城市成功从乡村中分离出来,这时候的城市还主要是自然形态的城市。

  (二)城乡对立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导致了城乡的分离,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又进一步巩固了城乡的分离。城乡对立“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2]这种城乡对立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不够发达造成的,“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3]在这样的阶段中,城乡发展愈加失衡,城市和农村利益的对立不可避免,城市劳动者被困于设计更加精细的工业程序,劳动仅仅作为了人谋生的手段而非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乡村,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猛推进,人口、资本、生产资料往城市集中,使其不断被城市经济剥削,农业工人的状况恶化,农民生活孤立和愚昧,更毋宁发展了。

  (三)城乡融合阶段

  未来社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从一体到对立到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物质基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4]城乡的融合是要结合二者优点,避免二者缺点。城市拥挤、污染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乡村的凋零得以改变。经典作家还为我们描绘了城乡融合下城市劳动者和乡村劳动者基本的生活图景,那就是“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5]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特殊的国情,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变,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农民幸福感不断增强。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具体运用于实际,探索总结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

  毛泽东历来重视城乡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实事求是,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深入考察了农民运动,认识到农村和农民问题对于革命胜利的重要性,认为广大农民是革命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我们党最广泛和最坚实的同盟军,最终在“农村包围城市”思想指引下,我国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取得胜利。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他着重强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求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这一时期里城乡工作重点有别,在城市完成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实行农村合作化运动等,又说“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6]从而调动城乡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虽然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工农并举成为城乡发展的指导理念,但因亟需加快建设先进的工业国,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体系实质上形成并强化,城乡分治格局初步成型。

  (二)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也进行了调整,并通过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取得成功经验,为城市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首先是针对农业发展基础还十分薄弱的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集中力量把“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另一方面,恢复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不能仅仅依靠农村自身,“还要解决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7]着眼于我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事实,解决好农民问题至关重要,邓小平指出改革要从农村开始,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支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

  对于农村改革带来的城乡关系变化,邓小平充分肯定,认为农村改革带来了农作物增产、农民收入增加、乡镇企业大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消费品更加丰富多样等变化,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城乡实现互动发展。

  (三)江泽民的城乡关系思想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工业高速发展占用大量经济资源,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扩大,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导致种粮面积甚至下降到警戒线以下,工农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凸显。1993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江泽民在《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讲话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8]他指出,推动农村经济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围绕培育主体、市场体系、宏观指导等方面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还要强化对农业的保护,使农民能在市场经济中获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同时,江泽民非常重视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要求充分发挥乡镇、小城镇的吸纳就业作用,引导农民就近就业。他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小城镇的建设要搞好规划,要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四)胡锦涛的城乡关系思想

  进入21世纪新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任务仍然艰巨,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他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9]在农业现代化问题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逐步取消制约农业发展、加重农民负担的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等,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城镇化问题上,要注重统筹城市与乡村,协同推进大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并且城市建设还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布局,突出城市功能建设,节约土地资源,建设特色城镇。

  总之,通过特色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城镇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扩大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五)习近平的城乡关系思想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各地农村发展差距还相当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不小。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产业、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推进。其中,产业发展是根本,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只有产业发展,乡村才会兴旺。同时,还要丰富乡村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断提升农民幸福感,使农民富裕富足。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深刻影响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这也是国家现代化的要求。习近平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0]为此,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技术、资本、人才下乡,推动“四化”同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实现共同富裕。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11]扭转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要结合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

  在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中,城乡对立是生产力不足够发达的属于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是由于工业生产率高于农业生产率,因此,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2]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粮食生产保障有力,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农业附加值偏低。为此,要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对于当地已有发展基础的特色农业,要围绕特色农业推进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发展农业加工业、建设农业公园,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提升价值链。对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要在确保耕地红线,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推动发展都市农业,运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多种形式集体经济。

  在采取何种形式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先进的生产技术的推动作用,说农业生产应当广泛运用“一切现代方法”,并且要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但长期以来,“统”的部分较为薄弱,一些小农户面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小。就此,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主要围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三类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注重联动小农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分享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发展好农资供销社,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鼓励发展产业联合体提升农民开拓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和高素质农民,要加大技术下乡的力度,完善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发展便民、惠民的农民培训服务,提高他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数字化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促进城乡要素合理自由流动是关键

  城乡利益的区别使乡村发展资源加速集聚到城市中。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中促进城乡要素在城乡自由合理流动是重中之重。在人才资源方面,人才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要建设一支扎根乡村,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教育、卫生、科技等农村紧缺人才下乡支援机制,鼓励大学生返乡干事业。同时,也要高质量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各类配套设施,留住人才。在资金方面,要用好各类涉农政策资金,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探索工商资本在政府引导下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新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在土地方面,主要是盘活闲置用地,激活沉睡资源,提升农村土地价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一方面是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在总结试点城市经验基础上,推进农村宅基地 “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农民、村集体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民宿,丰富乡村经济形态,依托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扩量”。要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入手,推动不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新业态发展用地,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用地转变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均衡发展是保障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融合状态下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享有接近的生活条件,因此,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建共享。要立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减轻农民负担,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一致的公共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高质量“提标”,向常住人口“增量”,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城乡居民反应强烈领域的改革力度,切实保障民生。尤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提高建设标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特别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其中,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稳定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新业态从业人员广泛来自农村,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也应当加强对这些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61.

  [2][3][4][5][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4,308,185,308,237,422.

  [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0.

  [7]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4.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21.

  [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

  [1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8.

责任编辑:姜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