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 第三方评估组织发展的困境及超越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互动关系。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互动关系。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影像时代,“影像化生存”正日益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而把“影像”与“生存”较早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群美术家与艺术策展人,他们在2004年的“上海双年展”中 …
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便纳入到大学组织体系之中,科学研究由此成为大学的第二大职能。
学生资助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在兼顾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意义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需条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是由一系列具体制度构成的完整制度体系,是社会范畴的不同大学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大学事务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具体制度的总和。
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
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
2019年2月23日,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颁布,“现代化”就切切实实地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方向。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指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在学研究生人数已达286 37万人。